我国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过去一直以集中式架构为主,其中关键软硬件技术一直由外国厂商掌握。近年来,银行核心系统主流技术架构正在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和微服务架构过渡,银行核心系统去IOE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国产分布式架构依靠更加高效且成本更低等优势逐渐成为银行的首选。
此外,在信创政策的影响下,核心系统升级已成为所有银行之必须。2022年9月,国资委下发《国资发79号文件》,全面指导并要求国央企落实信息化系统的信创国产化改造。其中,明确要求到2027年底前,实现所有中央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国产化替代。
国有大行早在2015年、2016年左右开始核心系统分布式改造,一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头部城商行现已开启核心系统分布式改造之路,而中小行的核心系统改造目前仍未完全铺开。
沙丘社区通过研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实践案例,旨在为银行核心系统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案例一:中国工商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实践
工商银行以完备的分布式技术体系为支撑,探索形成大型商业银行开放平台核心系统的建设方案,并通过了大规模生产的实践检验,在体系规划、路线选择、定制开发、应用适配、转型过渡方面积累的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可以作为金融行业打造分布式技术能力、实现分布式转型的重要参考。
免费申请获取完整版案例(仅限金融机构从业者)
任何问题欢迎咨询:zimu738
▎案例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实践
出于对业务量迅速增长、技术革新、自主创新、信创国产化等因素的考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2019年开始新一代核心系统规划,采用分布式架构、单元化部署,通过水平拆分方式承载业务,新核心系统于2022年11完成最后一个客户的系统迁移,现已成功实现从原核心系统到新核心系统的平稳迁移与稳健运行。
免费申请获取完整版案例(仅限金融机构从业者)
任何问题欢迎咨询:zimu738
▎案例三:中国银行企业级单元化架构建设实践
在核心系统分布式升级过程中,中国银行在业务的统一建模以及技术平台的统一建设过程中落地弹性灵活的单元化架构建设,从传统的两地三中心方式演进到“同城双活、异地可实切”架构,实现了四地八中心多活部署的基建升级,为全行业务数字化转型赋能。
免费申请获取完整版案例(仅限金融机构从业者)
任何问题欢迎咨询:zimu738